近年来,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农村电商发展受到空前重视。但也应该看到,在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低,提升速度慢;农产品电商平台创新能力不强,盈利能力较弱,难以持续发展;基础设施落后,流通成本高企;农村金融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市场盲目投资、无序竞争等现象严重;人才匮乏,产业发展缺乏后劲,等等。淮南市供销社审时度势,把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作为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的助推器,“二次创业”的主抓手,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加快建设电商金融服务中心,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
市供销社深入贯彻《中共淮南市委 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淮发〔2016〕19号)文件精神,坚持发挥优势,补齐短板,精准发力,破解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瓶颈,适应经济新常态,打造发展新亮点,彰显淮南农村电子商务特点,引进社会资本组建了安徽乡妹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和安徽普惠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两个混合所有制企业,并成立了淮南市供销社电商金融服务中心,始终把“为农、务农、姓农”放在首位,探索区域化发展、体验式消费、一体化经营、双向式流通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破解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和金融服务入农户难题,初步构建了“三线(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普惠金融入户)二网(农家妹网站、普惠金融网站)一中心(供销社电商金融服务中心)”的发展格局和“三位一体”(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的服务模式,在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整合有效资源打造供销社综合服务升级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乡妹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被评为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市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普惠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被评为“全省最具成长潜力的互联网金融企业”。
一、打造自营电商平台,提供新型供销合作服务
安徽乡妹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公司,先后投资100多万元自主开发的 3.0版“农家妹”电商平台(www.nujiamei.cn)已经进上线运营,消费者不仅可以通过电脑、还可以通过手机、微信等实现网上认领、订购、消费和支付。农家妹平台不同于淘宝网店,是独立的自有平台,不仅满足公司自营产品需要,还免费提供“店铺”给入驻商家使用,满足商家上网开店的需求。
“农家妹”电商平台与供销总社合作在供销e家上开设了淮南馆,在阿里巴巴上开通了批发商城、在天猫上开设了农家妹旗舰店,在淘宝、优乐网等网站开设了农家妹特产店,与农家妹电商平台,形成了众星拱月的发展态势,通过线下服务中心的引导、引流,为广大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提供了新型供销合作服务。城市居民可以通过电商平台认领土地、果园、菜园、鱼塘、农庄,可以向农业经营者订购个性化优质农产品,可以体验田园风光、农家风情、原始耕作、传统渔猎、道家养生等休闲生活。农村居民可以足不出户,就能通过平台采购农用生产资料、家电家具、日用品,销售名优特产、手工艺品,甚至大宗农产品。
“农家妹”电商平台和各网店上线以来,坚持农产品上行与工业品下行同时发力,引导了50多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近100名农户开设了网店,农村居民通过平台采购金正大、司尔特等优质肥料2000多吨,不仅获得了厂家直销的优惠价格,还保证了农资产品正宗品质,而且获得了在线农业技术服务。同时又通过平台把农村的新鲜的瓜果蔬菜和名优特产及时销售到城市居民家中,实现了田间到地头的直通车,让城市居民也足不出户享受到货真价实的新鲜优质农产品。2016年,向农村供应各类优质农资5000吨,帮助农户销售各类农产品一万吨以上。
为了塑造形象,打造品牌,乡妹子电商公司先后投入300多万元自主开发了淮南一号白酒、淮南牛肉汤、焦岗湖野鸭蛋、神仙豆、土著三宝等淮南名特优产品近20个,统一出品商:安徽乡妹子,统一标识:中国供销社logo,统一商标:农家妹。同时对于八公山豆制品、东风湖西瓜、潘集酥瓜和曹庵草莓等地方名优农产品进行了整合,先试销再出品,先借牌再贴牌,逐步开发成供销社旗下的自主品牌。2016年,安徽乡妹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被评为淮南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淮南市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二、打造普惠金融平台,提供新型信用合作服务
为了解决农村小微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困境,市供销社控股的安徽普惠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成立之初就学习领会国家监管政策,坚持平台的信息中介定位,不提供增信服务,不设立资金池,不非法集资,资金实行银行存管。2015年12月,普惠金融公司与浙商银行签订资金存管协议,成为2015年7月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后,全国首家实行资金银行存管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也是全国首家刚成立就进行银行存管的企业,到目前为止,全国实行银行存管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不足100家,实行直接存管的不足30家。为了突破技术瓶颈,在合肥组建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团队,并通过1+N的合作模式,实现了普惠金融平台的自主开发和维护。
公司成立以来,先后投资200万元自主开发了普惠金融平台不仅顺利的实现了上线运营,而且能够保证了与浙商银行存管系统的同步升级,实现了pc端、app端、微信端三者的融合与信息同步,客户可以通过pc、app和微信任意工具,即可实现充值、提现、转账、投资和借款服务。
普惠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微企业和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为这些无固定资产、无信用数据、无融资门路,业主有思路、产品有特色、企业有前景的“三无三有”群体打开了一条低门槛的快速融资通道。
普惠金融自2016年6月18日上线以来,网站浏览量月均20000人,访客数月均2000余人,来自安徽、广东、浙江、北京等地;注册1965人,投资人数500多人 ,为40多个小微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1000余万元,融资成本在7.2-12%之间。2016年6月,公司出资1000万成立了众合典当有限公司为近20个小微企业解决流动资金近1000万元。
普惠金融的上线,众合典当的成立,浙商银行的对接,农业银行的合作,可以为对广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资经营户、农户提供银行贷款、农贷宝贷款、网络贷款、小额贷款和典当贷款等多种融资途径,农民有了更多的融资选择。2016年,普惠金融被评为安徽省最具成长潜力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三、打造线下服务中心,提供新型生产合作服务
淮南市供销社电商金融服务中心,作为乡妹子电商和普惠金融的线下体验店和服务平台,自市供销社与市美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推进美好乡村、美丽小镇电商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后,得到了长足发展。截至目前,已投资2600多万元,在全市建设服务中心50个,分布在毛集、凤台、潘集和田家庵区,辐射到临泉、淮北等地市,为居民提供“四代四培”服务,即网上代购、代销、民事代办、业务代理,农业技术培训、创业人才培养、公益事业培育、特色产业培植等八大类56项服务,其中49项是免费项目。
1、网上代购:已经和金正大集团的“农商一号”签订了农资代理协议,线上线下可以直接向农户销售肥料、种子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并聘请了多名农业技术专家,可以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解决农业技术问题。金正大集团是知名的化肥生产厂家,“农商一号”是该公司的旗下的以农药化肥、种子、农机等生产资料销售为主的互联网平台,与“农商一号”合作,可方便的购进金正大旗下的化肥等产品,能保障农资货源,同时减少了批发、分销等流通环节,能使产品到农民手中的价格更加实惠。
2、网上代销:①已经和供销总社的电商平台供销e家开展合作、在安徽网上供销社建立了淮南特产馆,在淘宝网站开设了农家妹特产馆。②开发了属于淮南人自己的农家妹电商平台,广大居民可以在平台上免费开设网店和商铺。③和市内各农产品企业公司、专业合作社及其他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家庭农场等)签订了土特产代销协议,焦岗湖特产、淮南豆制品、淮南牛肉汤、东风湖西瓜、潘集酥瓜和曹庵草莓等可通过电商平台和服务中心及时物流到消费者手中。
3、业务代理:(1)已经和人民银行、邮储银行、银联商务等签订了惠农金融服务协议,将自动取款机安装到农民家门口,农民可以自主取转账和缴费;(2)与中国人寿财产保险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签订了各类保险代理协议,和中衡公估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可以向广大居民提供各类保险业务代理,事故灾害评估和保险索赔等代理业务;(3)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邮政签订了代理协议,广大居民可以在村服务中心办理电信、移动、邮政业务,交纳水电费、电视电话费等各种费用;(4)和星华会计师事务所、八公律师事务所、广利评估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可以向居民提供法律、审计、评估等咨询服务。
4、民事代办:已经和当地村委会开展一村一社的试点,开展大田托管和代耕代种服务,以及其他民事帮办服务。
5、实用技术培训:依托农商一号的专家,通过远程教育、视频教学,以及依托各级服务中心聘请土专家临场集训、随机讲解、现场指导等方式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等技术培训,已开展各类专业技术培训3场,网上在线培训20多起;与定远、凤台、毛集等县区农业主管部门等单位联合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训6期,参训农民500多人。
6、创业人才培养:围绕供销社出台的万人创业计划,为创业者供创业谋划、市场策划、产品规划、技能培训、管理咨询和技术支持等培训,目前已培养自主创业人员10人,间接参与从业人员近200人。其中毛集的树永瓜蒌家庭农场和凤台的四海草莓合作社都发展成当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企业。
7、公益项目培育:成立了乡妹子助学基金、农家妹养老基金和普惠创业基金,为焦岗小学捐赠钱物近20万元,为农村老人捐赠款近10万元,中心开业后,为本地居民提供方便简单的诸如互助募捐、清洁工扶助等公益服务和体验。
市供销社对寿县刘岗镇上楼村实施的精准扶贫,电商金融服务中心开展“送化肥、送科技、送信息”下乡活动,指派专业技术人员上门服务,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发放水稻种植明白纸,安放科学种田告知牌等引导农民转变观念,科学种田,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8、特色产业培植:通过平台、资金等服务为本地的特色资源和特色产品开发提供有利条件,2016年为龙虾养殖基地、黄晶梨基地、莲藕基地、麻黄鸡基地等近5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资金近2000万元,促进了一村一品和一乡一业的特色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