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供销社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和下半年工作谋划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亮点
(一)农业社会化服务卓有成效
积极指导寿县供销社开展“绿色农资”升级试点行动,在26个村实施农资“集采集配”,有效降低了农资采购成本,探索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统一回收。组织各类农业生产机械310余台(套),完成78.27万亩夏收任务,《安徽日报》客户端对此进行报道。在市供销社协助下,寿县供销社履行社会责任,依托自身10万亩规模育秧苗基地,向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黄山市捐赠育秧苗。截至目前,已运送三批可栽插水稻2300亩,被新华网、《安徽日报》《安徽新闻联播》《中华合作时报》《中国供销》微信公众号等多家媒体广泛报道。
(二)基层组织建设强力推进
持续推进“双社联动 强基赋能”,组织召开全市系统“绿色农资”暨“双社联动”现场推进会。截至目前,寿县供销社已成立14家新型村级供销社,其他县区也在积极推进中。潘集区芦集乡镇为农服务综合体升级改造项目基础建设及土方回填已完成,当前正全力预制主体钢构,力争早日竣工并投入使用。
(三)县域流通体系建设和“两网融合”稳步开展
指导凤台县供销社结合实际,扎实推进流通服务网络强县建设,有序实施4个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两网融合”项目,指导回收公司合理投放智能垃圾桶。截至目前,已布局投放智能回收箱94套,每月回收废旧衣物、塑料等物品达60吨。成功将汽车绿色循环产业园项目(报废汽车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两个项目录入市发改委重大项目库。
(四)资产财务管理精细高效
利用800平方米闲置仓库建设我市首家供销优选城市折扣仓,迅速走红网络,吸引了大量市民进场消费,日销售额超3万元。做好职工债务化解,为28名职工解决历史债务7.7万元,维护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积极推进银社企合作,与中国银行淮南市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社有企业及职工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
(五)企业发展稳中向好
市供销集团成立后,迅速组建多家子公司,如食品公司、牛肉汤公司、电商公司等,并打造供销优选乡村振兴馆,整合全市优质农副产品资源,实现“淮品出淮”。吸收引进省内外优质特色农副产品进入淮南市场,经营的农产品达到100多个品种。
(六)自觉接受审计监督
接受省审计厅为期50天的集体资产管理运营情况专项审计。市供销社高度重视,成立工作专班,督促市社、县区社和社有企业、基层单位提供相关资料,陪同审计组现场查看县区社及参股企业项目财务资料,全力做好审计组日常服务保障及沟通协调工作,受到省审计厅的充分肯定。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职工历史遗留债务较重,市供销社系统企业资金有限。
(二)社有资产效益发挥不够充分。低值资产较多,运营效率不高,基层留守处管理人员普遍年龄偏大,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及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
(三)社有企业综合实力不强。龙头企业匮乏,骨干企业薄弱,经营规模体量不大,盈利能力不强,市场竞争能力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和具体举措
(一)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指示精神,深化综合改革,强化为农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围绕供销社为农服务优势领域,进一步加强系统资源整合,加快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流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三大体系”。
(二)提升社有资产管理水平。一是进一步盘活存量闲置资产。加强以社有资产为平台的招商引资力度。二是依法公开招租。规范招租程序,对部分大宗资产聘请专业评估公司开展房屋租赁价格评估,下一步通过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公开招租。三是加强资产安全管理。对社有房屋资产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三)筑牢高质量发展屏障。一是继续推进社有企业改革。对社有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对基础条件较好的企业,指导完善充实企业领导班子、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营机制。二是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对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进行跟踪指导,积极与县区政府及市直部门沟通协调,争取项目早日落地。三是推进银社企合作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四)夯实为农服务基础。一是持续推进“双社联动 强基赋能”试点工作,尤其对毛集实验区、潘集区等地进行重点调度和指导。二是组建专门农服公司,整合服务资源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三是做好2024年度市级“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服务乡村振兴”项目申报、审查、验收及资金拨付工作。建立项目资金拨付后“回头看”机制。四是做好中央财政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完成2023年任务收尾工作,督促县社做好项目服务面积的认定、验收,资金拨付等工作。对照最新要求继续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五是加快推进芦集乡镇为农服务综合体升级改造项目,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产生的问题,争取早日竣工。
(五)加快社有企业发展。一是保持市供销集团稳慎发展,完善企业内部管理监督机制。加强企业人员岗位培训和管理。二是引进优秀品牌企业,下大力气招商有影响力、辐射带动力强的企业,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对集团的引领带动作用。三是注重培育企业自主品牌,不断提高“淮星农”等自有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设计独特的品牌形象,打造供销品牌故事,提升吸引力和竞争力。